4月30日宏观经济指数:中国产加速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同时国际关税争端影响经济信心
最新全球主要指数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趋势
国内新闻
1. 习近平在上海访问期间强调,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2.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质量技术创新的应用,提高重点产品的质量水平
3. 张国qing:持续提升数字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
4. 中国能源集团:自生产煤的日均产量达历史单季度最高纪录
5.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大力提升国库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区块链跨境税收支付和数字人民币在金融、税务和政府事务领域的应用
国际新闻
1. 欧洲央行调查:欧元区通胀预期在美国关税政策前上升
2. 佩斯科夫:俄罗斯愿意在没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开始谈判,但乌方没有回应
3. 白宫:特朗普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缓解汽车关税的影响
4. 乌克兰总理:俄罗斯的攻击导致乌克兰近50%的天然气生产损失
5. 关税问题对经济前景造成压力,美国消费者信心在四月骤降至近五年来的最低点
国内新闻
1. 习近平在上海访问期间强调,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9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肩负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必须抓住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创新源泉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习近平肯定了上海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所取得的实际成果。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迎来了爆发式发展,上海应总结以大型模型产业生态系统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努力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的各个方面处于前沿,产生示范效应。
2.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质量技术创新的应用,提高重点产品的质量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提到将促进关键产品的质量和升级。加快质量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对质量技术创新的投资,开展关键质量技术研究,提高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能力,促进品种开发和质量升级。选择和推广质量技术创新应用中的典型经验,推动质量技术创新成果向先进标准和工业应用的转化。提高关键产品的质量水平。实施新能源、智能网联车辆、低空装备等领域的政策措施,支持仪器仪表、农业机械与设备、航空等领域高端关键部件的质量,强化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推动先进团体标准转化为行业或国家标准,促进产品供应质量的提升。组织开展锂电池和光伏等产品质量检测,加强对无线传输设备的监督和检查。
3.张国清:持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
张国清,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出席了于福建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有必要深化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全面赋能高质量经济和社会发展。”他强调道。张国清表示,建设数字中国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为国家建设新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撑的重要力量。目前,数字技术创新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必须不断提高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数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综合计算力网络和数据流通及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数字领域新型优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和完善数据流通和交易机制,培育国家综合数据市场,放大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4.中国能源集团:自生产煤炭的日均产量达到了历史上单季度的最高纪录
4月29日,国家能源集团发言人黄青在2025年第一季度集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第一季度,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应对能源市场的变化,主动跟随市场供需重平衡的趋势,克服困难,努力工作,推动业务发展取得新成果。黄青介绍说,国家能源集团全力以赴推动发电、销售及整合协调,更好地完成了在重大活动和重要时期保障供应的任务。自生产煤炭的产量已连续42个月保持在5000万吨的水平,日均产量创下历史上单季度的最高纪录,北港投放的煤炭市场份额保持在40%以上。发电能力为2964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的日均增长率提高了21%,光伏发电的增长率仍然领先。运输行业扩大非煤物流,铁路、港口和航运的非煤运输量同比分别增长7.8%、27.4%和486.3%,创下单季度的历史新高。
5.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大力提升国库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区块链跨境税收支付和数字人民币在金融、税务和政务领域的应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官方网站,最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了2025年上海财政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上海的财政系统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国家财政,高效保障各级政府预算的顺利执行;坚持安全底线,持续提高财政监管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大力提升财政信息化水平;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动区块链跨境税收支付和数字人民币在金融、税收和政府事务领域的应用,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在保障地方经济运行和服务社会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国际新闻
1. 欧洲央行调查:欧元区通胀预期在美国加征关税前上升
欧洲中央银行周二的调查显示,欧元区消费者在三月份提高了未来几年的通胀预期,此时美国对大多数国家征收关税,并发起可能削弱经济增长的全球贸易战。未来12个月的通胀预期为2.9%,高于上个月调查的2.6%。未来三年的通胀预期从2.4%上升至2.5%。虽然这样的上升通常会让欧洲央行感到警惕,但数据是在美国加征关税之前收集的,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经济前景。欧元的加强、能源价格的下降以及经济增长可能减弱等因素都威胁着价格增长。由于前景的剧烈变化,欧洲央行在四月份再次降息,并警告经济增长疲软。一些政策制定者甚至认为通胀目标再次低于2%的风险。
2. 佩斯科夫:俄罗斯愿意在没有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开始谈判,但乌克兰方面没有回应
4月29日,当地时间,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多次表示,俄罗斯愿意在没有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开始谈判,但到目前为止,乌克兰没有做出回应。佩斯科夫表示,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普京提出的5月份停火提议作出回应。佩斯科夫指出,目前的主要关注点是推动和平谈判进程,俄罗斯致力于将乌克兰冲突推向和平解决的轨道。
3.白宫:特朗普将签署行政命令以减轻汽车关税的影响
白宫表示,特朗普周二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以减轻关税对他汽车的影响。政府官员表示,这些举措将减少对美国制造汽车中使用的外国零部件的一些关税,同时进口商将不必为汽车及其制造材料支付双重关税。特朗普政府尚未正式宣布降低关税的措施,但政府官员已确认,支付汽车关税的公司将不再受到铝和钢等其他关税的影响,已缴纳的关税将获得补偿。
4.乌克兰总理:俄罗斯的攻击导致乌克兰近50%的天然气生产损失
在当地时间4月29日,乌克兰总理施米哈尔表示,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的供暖季期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天然气生产基础设施发起了一系列大规模攻击,导致乌克兰的天然气生产损失近50%。俄罗斯方面目前尚未对此声明作出回应。施米哈尔还表示,乌克兰在能源安全方面取得了进展。乌克兰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吸引2.7亿欧元,挪威政府也提供了1.4亿欧元的赠款。凭借这些资金,乌克兰计划购买额外的10亿立方米天然气。
5.关税问题对经济前景造成压力,美国消费者信心在4月份骤降至近五年来的最低点
会议委员会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在4月份降至近五年来的最低点,因为对关税的担忧加剧了经济前景的压力。会议委员会的数据表明,消费者信心在4月份下降了7.9点,降至86.0,是自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会议委员会全球指标的高级经济学家斯蒂芬妮·吉查德表示:“消费者信心在4月份连续第五个月下滑,降至自疫情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明天发布的美国GDP数据将显示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因为企业争相进口商品以避免因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导致进口激增。消费者支出也可能大幅放缓,受到顽固高通胀和对关税经济影响的担忧拖累,促使一些家庭削减支出以节省储蓄。
国内宏观经济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