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宏观经济指数:国内政策支持经济复苏创新,国际金融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最新全球主要指数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
国内新闻
1.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 工信部召开第八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
3. Xi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通电话
4. 自然资源部:我国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5.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长能:今年将进一步降低银行总体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国际新闻
1. 美国12月PPI数据仅小幅上涨,涨幅低于预期
2.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复苏困难
3. 经济学家:日本央行加息可能性增加,日本债券收益率上升
4. 俄罗斯最大航运公司:美国新制裁造成运营困难
5. 瑞银:经济信号好坏参半: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预计不会急于在2月份降息
国内新闻
1.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长能1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人民银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障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加强利率政策实施,在维护金融业健康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我们将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 工信部召开第八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
1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委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第八次中小企业圆桌会议。会议强调,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希望全体企业家坚定信心,牢固树立亲情和国家情怀,积极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龙头和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集群内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新平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要加强集群企业之间的协作共享,探索建设共享工厂、共享车间、小型试点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促进产供销一体化。要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和标准引导,推动集群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形成核心竞争力。
3. Xi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通电话
Xi近平主席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通电话。Xi近平强调,中国和欧盟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互利共赢的伙伴。50年来,中欧关系不仅为彼此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形势越严峻复杂,中欧坚持建国初心,加强战略沟通,增强战略信任,坚持伙伴关系定位就越重要。中国对欧盟充满信心,希望欧盟也成为中国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中欧在经贸合作中优势互补,双方都是多边贸易体系的维护者,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将为中欧合作带来新机遇。中欧需要相互开放,巩固现有合作机制,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CCTV新闻)
4. 自然资源部:我国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探管理司司长熊自立介绍,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能源矿产、大宗矿产、战略性新兴矿产为重点,围绕重点成矿区和大型油气盆地,在深层煤层气、超深水天然气等非常规石油天然气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鄂西盆地已发现3个1000亿平方米深层煤层气气田,已勘探地质储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接近该地区已勘探煤层气总量的70%。世界上第一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的发现,琼南东南海域陵水36-1气田天然气新增已勘探地质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领域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5.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长能:今年将进一步降低银行总体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长能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实现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综合政策,扩大利率政策空间。一是继续加强利率政策实施。今年将进一步降低银行整体负债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更好平衡银行业负资产负债表健康状况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的关系。二是兼顾内外平衡。我们将采取多种措施,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三是加快补充银行资本金。财政部近期明确表示,将支持大型银行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也是中小银行筹集资本金的重要渠道,也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作用的重要体现。
国际新闻
1. 美国12月PPI数据仅小幅上涨,涨幅低于预期
美国12月份PPI数据温和上涨,但这不太可能改变美联储的观点,即由于就业市场表现强劲,美联储在下半年之前不会再次降息。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二报告称,上个月PPI上涨0.2%,而经济学家此前预测上涨0.3%。同比涨幅中,PPI继11月份上涨3.0%后,上涨3.3%。同比涨幅的激增反映了去年价格的下降,特别是能源产品,已被剔除。目前,至少有一家华尔街机构(美国银行)认为美联储的宽松周期已经结束。高盛预计6月和12月将两次降息,低于前三次。
2. 国际劳工组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复苏困难
国际劳工组织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5年趋势》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使劳动力市场更加难以完全复苏。报告称,2024年,全球就业数量与劳动力增长同步,失业率稳定在5%。然而,青年失业率几乎没有改善,仍然处于12.6%的高位。低收入国家在创造体面就业方面面临着最大的困难。报告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变化成本上升和未解决的债务等挑战正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压力。2024年经济增速为3.2%,低于2023年和2022年的3.3%和3.6%。预计2025年将出现类似水平的增长,但中期预计将逐渐减速。报告发现,尽管通货膨胀率有所下降,但仍然居高不下,降低了工资价值。
3. 经济学家:日本央行加息可能性增加,日本债券收益率上升
日本央行在本月会议上加息的可能性增加,导致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飙升。摩根士丹利旗下三菱日联证券的经济学家援引日本央行副行长的讲话表示,“日本央行对2025年工资上涨和即将上任的美国政府的不确定性的评估提高了一个等级。“我们现在看到日本央行一月份加息的可能性更大。“2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上涨3.5个基点至0.680%,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10年期收益率上涨4.5个基点至1.240%,40年期收益率上涨3个基点至2.755%,此前曾触及2.760%的历史新高。
4. 俄罗斯最大航运公司:美国新制裁造成运营困难
俄罗斯最大的航运公司和领先的油轮集团Sovcomflot周二表示,美国的新制裁将造成更多运营困难,并指责西方破坏全球商船运输系统。“该公司的船只不属于‘影子舰队’,”Sovcomflot说。对Sovcomflot的制裁并非基于该公司的违规行为,也没有法律依据,制裁完全基于包括美国在内的个别国家的政治利益。“美国此前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实施了迄今为止最广泛的制裁。
5. 瑞银:经济信号好坏参半:澳大利亚储备银行预计不会急于在2月份降息
澳大利亚央行二月份的会议将面临相互矛盾的经济信号。瑞银经济学家尼克·冈农(Nick Gunnon)表示,即将公布的第四季度CPI数据将为降息开辟道路。瑞银预计2024年最后几个月修正后的平均通胀率为0.6%,为三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年化CPI可能从第三季度的3.2%大幅下降至2.3%。杰内农表示,尽管如此,澳大利亚央行必须考虑就业市场和消费,这两者都在加强。政府支出也在迅速增长,政府已在五月选举前提出更多刺激措施。全球债券收益率上升反映出市场对降息预期的反应减弱。他表示,总而言之,澳大利亚央行不太可能急于在下个月放松货币政策。
国内宏观经济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