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宏观经济指数:国内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能源突破;国际关注俄美谈判和伊朗核问题
最新全球主要指数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
国内新闻
1. 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
2. 中国发现第一个1亿吨页岩油田
3.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
4. 财政部:1至2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744亿元,同比下降15.7%
5.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王春英: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在西部或东北部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国际新闻
1. 俄美代表团在利雅得举行会谈
2. 俄罗斯批评欧盟对乌克兰政策,忽视了冲突根本原因
3. 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坚决捍卫其核权利,西方压力可能产生相反效果
4. 日本钢铁公司:美国关税可能导致日本年产原钢量降至8000万吨以下
5. 伊朗外长表示,美国政策的改变是谈判的前提条件,美国威胁要"彻底解除"伊朗的核计划
国内新闻
1. 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
财政部发布了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到,2025年的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持续和有力,应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支出,加快支出进度。第二,安排规模更大的政府债券,为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更多支持。第三,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精准投资,更加注重惠民民生、促进消费、增强后劲。第四,继续努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第五,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加强“三保障”底线。
2.中国发现首个1亿吨页岩油田
3月2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发现油田1亿吨的已探明储量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的储量评审和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的新发现油田范冶坪1号区块在页岩层中拥有超过1.4亿吨的已探明地质储量和1135.99万吨的技术可采储量。这是自然资源部批准的首个具有1亿吨已探明地质储量的页岩油田。
3.财政部:1月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
财政部:1月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38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1月至2月,印花税收入8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9%。1月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方面,同级别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52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8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
4. 财政部:1月至2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47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7%
财政部:1月至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63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7%。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方面,中央政府基金预算收入8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同级别地方政府基金预算收入55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7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7%。
5.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王春英: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在西部或东北地区增设试点自由贸易区
王春英,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于3月24日在中国发展论坛2025年度会议上表示,中国的制度开放仍有改善空间。目前,制造业领域对外资的所有限制已经被清除,但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王春英建议,我们应主动借鉴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合理放宽外资准入,积极对齐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环境、政府采购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进一步放宽电信、教育、医疗和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外资活动,合理减少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服务业开放有序竞争。此外,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加快推进。王春英表示,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中国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自贸区布局,待条件成熟时,在西部或东北地区设立自贸区,重点关注商业、贸易、监管等体系,突破瓶颈,审慎开放。
国际新闻
1. 俄美代表团在利雅得举行会谈
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于3月24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会谈于北京时间15点左右开始。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称23日"艰难谈判"刚刚开始。23日,美国和乌克兰代表团也在利雅得举行会谈,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在会谈后表示会谈"富有成效",双方讨论了能源安全、基础设施保护和停火选项。
2. 俄罗斯批评欧盟对乌克兰政策忽视冲突根源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地时间23日表示,欧盟对乌克兰问题的政策存在矛盾,一方面声称支持和平,另一方面推动军事化。他批评欧洲国家在讨论在乌克兰部署北约军队的同时忽视冲突根源,称"欧洲这种猖獗的军事政策令人难以理解"。佩斯科夫还提到,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欧盟面临更大的防卫压力。他警告称,法国总统马克龙提供欧盟国家"核保护伞"的言论"非常危险"。
3. 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坚决捍卫其核权利,西方压力可能产生相反效果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23日当地时间报道,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贝赫鲁兹·卡马尔万迪当天表示,伊朗“坚定不移”捍卫其核权利,并警告伊朗“希望西方国家能意识到对伊朗的压力是无效的,甚至可能产生相反效果。”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月4日签署总统备忘录,重启了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期间针对伊朗的一系列“最大压力”措施,包括寻求将后者的石油出口规模减少至“零”,以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4. 日本钢铁:美国关税可能导致日本年产原钢量降至8000万吨以下
日本钢铁株式会社总裁今井政在3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政府对钢铁、铝、汽车等产品征收关税的措施可能导致日本国内原钢产量每年减少数百万吨,总产量可能降至8000万吨以下。
5. 伊朗外长表示,美国政策的改变是谈判的先决条件,美国威胁要“彻底解除”伊朗的核计划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最近致信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提议进行谈判,但哈梅内伊公开表示拒绝与美国谈判,因为美国“意图欺骗伊朗”。伊朗外长23日表示,美国政策的改变是谈判的先决条件。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当地时间3月23日表示,伊朗拒绝与美国谈判是基于历史、经验和先例,而非固执。阿拉格齐强调,在当前形势下,伊朗不再可能与美国谈判,除非“有所改变”。阿拉格齐进一步解释称,目前无法恢复《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形式和文本,伊朗核问题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不可能回到《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规定的框架中。然而,该协议仍可以作为谈判的基础和模板。
国内宏观经济指数